「第五波」疫情長者用戶死亡人數增六成 「一線通平安鐘」主動關懷及時支援長者
2019冠狀病毒「第五波」疫情威脅長者,長者死亡數字急升,特別是獨居長者,其中有些更在家中去世而未被及時發現。今年3月,即「第五波」疫情高峰期間,「一線通平安鐘」(“平安鐘”)單月錄得用戶的死亡人數,較前半年的每月平均死亡人數高達六成,屬平安鐘前所未見。疫情對長者造成巨大壓力,平安鐘作爲全港守護長者的主要服務之一,希望通過公開其用戶死亡數字,向社會各界呼籲要加強對長者支援。
「第五波」疫情由2021年12月31日至今已累計造成全港約9000宗死亡個案,當中逾9成半是60歲或以上長者。「一線通平安鐘」作為全港最具規模的平安鐘服務,發現長者用戶死亡個案激增。今年3月,即疫情高峰期間錄得468名用戶死亡,比前六個月每月平均錄得293名用戶死亡,單月的死亡人數高出近六成。當中獨居長者用戶最受威脅,過往六個月每月平均88宗,增至3月錄得183宗獨居用戶死亡個案,屬平日的兩倍以上,獨居長者是錄得最多死亡個案的長者用戶群組。而涉及雙老家庭用戶的死亡個案,亦由過去半年每月平均80宗,急增至3月單月錄得126宗。(詳見附表)「一線通平安鐘」又發現死亡個案中,不單是極高齡長者特別危險,即使是70至79歲群組的長者用戶死亡個案,亦較過往急增63%。長者安居協會行政總裁王虹虹表示,有關死亡數字的增長前所未見,相信與疫情有莫大關係。
面對疫情的挑戰,「一線通平安鐘」在三月動員前線及熱心義工,展開「疫境同舟 一線保平安」行動,主動監測26,000名高齡獨居長者身體狀況、派送由政府提供的血氧儀,並教導長者用戶自我監察身體狀況。至於不幸染疫的長者用戶,平安鐘也提供支援,包括協助申報其快速檢測陽性的結果和入住隔離設施的安排、協助補給物資和藥物、提供情緒輔導,竭盡全力守護長者平安。
經歷嚴峻的疫情,「一線通平安鐘」秉承主動關懷,及時支援的理念繼續守護長者。對於孤獨無依的長者,生與死只在一線之間,祈望善心人士慷慨解囊,支持「一線通平安鐘」。有關捐款詳情,市民可登入 www.DonateSenior.com 捐款支持「一線通平安鐘慈善計劃」。如欲了解更多「疫境同舟 一線保平安」行動的工作,市民可瀏覽短片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dSAWtwUFBY4
「一線通平安鐘」再次呼籲,縱然社交距離措施放緩,長者及照顧者切勿忘記「第五波」疫情的教訓,應保持以下習慣:
• 每天記錄長者身體狀況,包括量度體溫、自測血氧指數,注意有否發燒、呼吸困難等徵狀,有則馬上求助
• 注意保持社交距離
• 保持個人衞生,佩戴合規格的外科口罩
• 家人或親友可多用電話、視像方式與長者保持聯繫
• 若發現長者情緒受困、食欲不振、拒絕服藥等異常情況,應立即求助或求醫
獨居長者用戶死亡宗數 |
雙老家庭用戶死亡宗數 |
與家人共住的長者用戶死亡宗數 |
總用戶死亡宗數
|
|
2022年3月(單月) |
183 | 126 | 159 | 168 |
前半年每月平均 |
88 | 80 | 125 | 293 |
增幅 (%) |
107 | 57 | 28 | 60 |

「一線通平安鐘」派員上門,向26,000名長者用戶派送由社會福利署提供的血氧儀,並教導長者使用。

「一線通平安鐘」於疫情期間無間斷為長者用戶提供緊急支援及全面關顧服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