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長者生活站 > 長者健康 > 生活小貼士:正確姿勢你要知

生活小貼士:正確姿勢你要知

保持良好姿勢的重要性

良好姿勢讓骨骼和關節保持在正確的位置,減少關節處於不正確位置而引致的勞損,減輕韌帶支撐關節時產生的壓力,讓肌肉更有效地活動。

不良的姿勢和習慣加劇關節退化

每個人身體機能退化的程度和速度都不同,但不良的姿勢、過量或缺乏活動會加劇關節退化。另外,根據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2023年度健康行為調查報告書,超過一成半65歲或以上人士平均每日坐著或躺著的時間為10小時或以上(坐著或躺著的時間不包括睡眠時間)1。長時間坐著的習慣會減少身體活動,減低髖關節的伸展幅度2,造成下肢關節的血液供應減慢3,4,引致肩頸痛5、腰背肌肉僵硬6。因此,保持良好姿勢及習慣對保護關節是十分重要的。

退化性關節炎徵狀和影響

關節經長年累月的磨擦而勞損,軟骨變薄。若加上保護關節的肌肉及筋腱疲弱、身體過重、不正確的姿勢和活動,情況便會更差。徵狀包括疼痛、腫脹、僵硬、減低關節的活動能力等。這些徴狀不但令患者減少活動,也會令肌肉力量減少,降低進行體力活動的能力。退化性關節炎最常出現於膝部、髖關節、脊椎和手部,徵狀可能會慢慢形成,也可能在受傷後加速出現。嚴重時可能無法活動,並造成長期疼痛,甚至在休息時也會感到痛楚7。關節炎的患者會減少外出活動,影響社交活動,大大降低患者和家人的生活質素。

正確姿勢錯誤姿勢
座椅選擇穩固、有扶手及能支撐背部的座椅 高度要適中,使雙腳可平放在地上,座椅高度不可低於雙膝不要坐太軟、太深 (例如梳化)、太矮 (例如矮櫈)的座椅
坐姿坐的時候,腰要挺直,臀部坐後,腰背靠在椅背上 雙腳著地,小腿自然垂下  可利用軟墊保持腰的弧度 不要懶散地倚傍兩旁或攤坐在椅上,令背部側彎或過分彎曲(駝背)  不要維持交叉雙腳的姿勢

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的小貼士

隨着科技發達,大家使用電子屏幕產品的時間相應增加。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,頸部會不自覺地向前傾和向下彎,令頸椎承受額外壓力。根據外國研究顯示,長者於疫情期間坐著多於六小時(包括使用智能電話時間),會增加頸椎、上肢關節結構受傷和疼痛的機會8

使用電子屏幕產品時,也要留意把屏幕的光暗和字體的大小調校至合適水平,並且挺直腰部和頸部,避免長期低頭,保持正確坐姿。使用桌上電腦時,鍵盤前面應留有足夠的空間來承托雙手,有需要可以使用輔助設備,例如護腕墊、護腕滑鼠墊以承托手腕。使用智能電話或平板電腦時,可使用座檯手機支架,以調節電子屏幕產品的高度,減少頸部下彎而帶來額外的頸椎壓力。同時,眼睛要與電子屏幕產品保持適當距離,以保護眼睛、肌肉和骨骼的健康。當使用屏幕產品20至30分鐘後,應小休20至30秒,並經常轉換姿勢、眨眼及做肌肉鬆弛運動9

其他日常活動
1) 手洗衣物
坐在合適高度的坐椅上手洗衣服,把整盆衣服放在座廁上手洗,避免踎低或彎腰等不良姿勢。

2) 掃地
使用長柄掃把掃地,如環境許可便坐下來掃地,不宜蹲下、彎腰或跪在地上掃地,保持正確姿勢,減少關節耗損。

3) 穿着鞋襪和褲子
長者宜坐下來穿着穿鞋襪和褲子,減少彎腰的情況,以免增加脊椎的負荷。有需要時可以使用長柄鞋抽和穿襪器等輔助器具,協助穿上鞋襪或褲子。

4) 購物
購物時應該避免提取重物,並帶備購物車,以節省體力和保護關節。

5) 留意姿勢與環境的配合
常用的物品應放在肩至腰之間的高度,以便安全提取。不常用的物品應整齊和穩固地存放在較低或較高的地方,需要時要用穩固腳踏取物件或請他人幫忙。

我們應該多留意各種活動的正確姿勢,避免急速扭動關節。凡事應該因應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為,以免加劇關節退化和拉傷肌肉。如感到身體不適,應該停下來休息,或向家人尋求協助。只要能改善日常生活的不良習慣和姿勢,有需要時使用合適的輔助器具,便可以減少關節受傷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