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知障礙症(舊稱老人痴呆或腦退化)患者會逐漸失去日常生活的能力、思考、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,包括語言運用、理解及判斷力。當中因溝通能力或會因病情不同階段而減弱,有時認知障礙症患者難以表達清楚自己和理解他人的說話,而照顧者亦會更難去明白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意思或感受,雙方難以溝通而感到氣餒,逐漸產生負面情緒和衝突。
其實照顧者可以建立可以和認知障礙症患者溝通的方法,令他們習慣如何接收訊息和表達自己的需要,從而改善雙方關係。
加強和促進與認知障礙症患者溝通的8大建議
1. 照顧者心態
-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,而且每段關係都不一樣,不要期望過高以至脫離現實,不斷的嘗試和改進,才會尋找最適合照顧者和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溝通方法
- 照顧者一方面要學習照顧技巧,同時也要學習接受親人患上認知障礙症的轉變
- 要學懂變通:有時對話、字句並非唯一的溝通方法,應多著重其他非語言的溝通方法,如身體接觸、說話語氣等
- 多聽取有經驗的護理人員的意見及與其他照顧者分享
2. 患者的自尊
- 不要將認知障礙症患者當作嬰孩般看待,雖然溝通要轉成簡單易明,但也不要使用疊字,如「飲水水」、「食飯飯」等,要記得他是成年人
- 即使認知障礙症患者未必完全明白別人的說話,他們仍會有自己的情緒和感覺,所以要保護他們的尊嚴及自尊心
- 就算認為患者不會明白,也要避免於他們在場時,跟別人談論他們的情況
3. 說話技巧
- 聲線:平穩及輕柔,不宜高聲或急促說話,但需確保患者接收清楚
- 語速:較慢
- 句子:短而精簡,當認知障礙症患者忘記整句句子時,可以重複句子最後部份,以作提示
- 內容:每次只觸及一個範疇,可以談及一些認知障礙症患者容易記得的特別事情,或者是一些每天都遇上的事,例如日期、天氣等。從對話中令認知障礙症患者知道自己身在何處、周遭發生的事、自己的身份等,這樣可提升他們的安全感
- 不要用代名詞:避免用代名詞如「他」、「他們」、「這裡」、「那個」等,應以人名、地名或物件名稱作直接溝通
- 減少用抽象的概念:例如:「餓」、「口渴」是抽象的,「吃飯」和「喝水」是具體的
- 多用認知障礙症患者熟識的名字:例如「你的女兒」改為「你的女兒,阿娟」
- 患者的回應:讓患者有足夠時間去理解說話及作出回應,說話時著重感情的流露而不是對話的內容
4. 合適的環境
- 保持環境寧靜,減低噪音的干擾,有需要時可先關掉電視機或收音機
- 應與患者面對面,保持眼神接觸,確定取得認知障礙症患者注意,如患者坐下,可以坐在他們身旁或彎低腰再對話
- 靠近患者身旁說話,不要站在遠處跟他們說話,保持眼神接觸
5. 把複雜變得簡單
- 問題要簡單
每次只問一個問題,而且問題要簡單,也盡量只有一至兩個答案,避免讓患者有多項選擇。例如:「你喜歡吃什麼水果?」建議:「你吃蘋果或橙?」
- 答案要簡單
明確的「是非題」,讓患者也可以參與對話。建議:「今年是否早了轉涼?」
- 指令簡單化
若患者未能完成指示,可將它再細分為一個一個步驟,而且未完成動作前,不要發出新的指示,不然會令患者混亂。例如:「著衫褲同外套,然後外出用膳。」建議:「穿上外套。」
6. 協助找尋適合的字句
- 若認知障礙症患者真的找不到適合字詞表達,照顧者不要立即提供答案,相反可以提示,引導患者;例如:「你正在喝一杯 …. 」又或是「你每天都用它來清潔牙齒」等。有時加以形容,或利用實物都可以讓患者更易明白,促進彼此溝通
- 當認知障礙症患者表達出現困難,可提供一至兩個詞語作選擇
7. 避免語言衝突
- 照顧者要避免與認知障礙症患者爭執或於言談間顯得不耐煩,如認知障礙症患者強調經常重複看同一個電視節目,即使電視節目真的是首次播出,繼續爭辯只會造成更多的衝突,最終令到患者不快
- 若在溝通過程中出現衝突及誤解,可嘗試轉移話題,不要糾纏在不快的話題上
8. 善用有助溝通的工具
- 使用實物或多做示範能幫助患者掌握意思,需要時,展示將要進行活動的物品,並配合動作解釋。例如: 拿着毛巾、肥皂及衣服,提示患者將要沐浴
- 輕撫及握著認知障礙症患者的手,可以使他們保持專注和感到被關懷
- 說話和聆聽時要望著對方的眼睛,保持眼神的接觸
- 利用實物及圖像,幫助患者的記憶,亦有助對話
- 舊照片可幫助患者的記憶
- 音樂是溝通的絕佳渠道,除了可以喚醒記憶之外,亦有助紓緩情緒
資料來源: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、長者健康服務